走進位于四川省德陽市的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葉片加工數字化車間里投入2億元建設的“黑燈產線”正在運行。作為創立于1958年的傳統裝備制造企業,東方電氣集團正在運用5G、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機器視覺等數字技術,推進生產制造煥發新活力。而這并不是個例,目前,四川數字經濟與傳統制造業正在全面深度融合,助力傳統制造業提質升級。
“黑燈產線”智慧化運行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葉片加工數字化車間里,一臺臺搬運機器人在地上跑來跑去,將加工所需的物料精準“投喂”至指定設備。
“黑燈產線”上,工業機器人的機械臂不斷揮舞,對葉片進行自動化加工。葉片加工精度達到0.03毫米,相當于一張A4紙厚度的1/3,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黑燈產線’去年8月建成,并不是真的不開燈,而是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也可以智慧化運行。與傳統生產線相比,出錯率降低,產品質量更好,能源利用率提升47%。”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葉片分廠黨總支書記王昌忠說。
重型燃氣輪機被譽為裝備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葉片是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3月8日,由東方電氣集團自主研制的我國首臺全國產化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商業示范機組,在廣東清遠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其中使用的葉片,就是由“黑燈產線”加工完成,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G50發展中心副主任李鑫說,東方電氣集團從2009年開始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代號G50),十余年來,聯合高校、設備供應商、用戶等產業鏈上中下游近300家單位聯合攻關,已具備燃氣輪機全部部件的制造能力。
記者從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了解到,四川以數字經濟賦能傳統制造業,目前,四川制造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4.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0.9%。
政府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楊昕說,四川組織開展了“上云用數賦智”行動,特別是針對廣大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難題,于2020年啟動建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重點依托龍頭企業、平臺企業和高校院所等銜接集聚各類資源,為產業集聚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行業內中小微企業等提供普惠開放的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推動數字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
2022年底,SAP(眉山)數字化賦能中心在眉山天府新區揭牌。SAP是總部位于德國的世界500強企業,SAP(眉山)數字化賦能中心主要為當地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
“現在通過物聯網系統,車開進倉庫,系統就能自動完整、準確記錄,誤差非常小,從而促進企業降本增效。”SAP(眉山)數字化賦能中心運營總監張曉元說。
眉山天府新區數字經濟和科技局局長張偉說,2022年,眉山天府新區數字經濟規模達到101億元。目前,當地正在重點發展衛星產業和數字化賦能,實現“天上有星、星下有云、云下建鏈”。
“推進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單一企業的轉型發展,又涉及產業鏈的優化升級,還涉及產業結構的整體重塑。”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介紹,四川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六大優勢產業為突破口,釋放信息化動能,全面提升四川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數字技術提升質量和安全水平
翟剛表示,四川圍繞數字化管理,注重打通企業數據鏈,提升智能決策、精益制造和精準服務能力。圍繞平臺化設計,推動設計和工藝、制造、運維的一體化,縮短新產品研發周期。
成都星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是攀鋼集團旗下的一家智能制造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主要服務于鋼鐵冶煉、礦山、化工、釩鈦等行業。在星云智聯自主研發的“海星XYZ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上,該公司平臺研發部經理輕點鼠標,一家鋼鐵企業的設備運行情況就能實時顯示出來。
星云智聯黨委書記、執行董事代挺介紹,工業互聯網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連接器”,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生產企業可以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從而讓傳統制造業實現數字化升級。
四川省經信廳數據顯示,四川已打造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36個,上云企業超34萬戶。未來5年,四川將打造300個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推動超過1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